手机版
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背景:
阅读新闻

变脸的支付宝,马云的焦虑症

[日期:2015-07-11] 来源:column.iresearch.cn   作者:Linux [字体: ]

变脸的支付宝,马云的焦虑症

昨天,支付宝正式发布了全新的 9.0 版本,而这版本的巨大变脸,让支付宝瞬间引发了争议。对于新功能的更迭,或许你可以说这是阿里巴巴全民布局社交、金融、O2O 等的战略,但这背后其实透露更多的还是面对微信的焦虑。

支付宝迎来 9.0 版本大升级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7/119612.htm

新版本都有那些重大变动?

首先贴一张流传很广的调侃神图,很形象的形容了新版本支付宝的变动。没看错,新版支付宝其实是把大众点评和微信功能整合进了来。具体来说就是用「商家」和「朋友」两个一级入口,替代了原先的「服务窗」和「探索」。

变脸的支付宝,马云的焦虑症

「朋友」入口可支持一对一沟通与群组功能。支付宝希望通过这个新的入口增加支付宝的社交属性,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分享,并基于此新增了亲情 账户、借条、AA/活动收款等功能。蚂蚁金服支付事业群总裁樊治铭表示,新增加的「朋友」功能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场景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此外,在新支付宝的「商家」一栏里,用户不仅可以直接找到本地「吃喝玩乐」等各种服务信息,还能一键领取优惠折扣,「商家」将由新成立的口碑平 台进行运营,该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服合资成立的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初期投入 60 亿元,集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支持线下商家入驻,共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本地生活服务。

相关人士评论,这两个点已加入,阿里巴巴一边抄微信,一边仿大众点评,战略意图可以说非常明显,希望能够从单纯的支付工具成为基于支付场景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社交对支付宝未来至关重要

最近,我看到的一个最有意思的观点就是说阿里巴巴推出「朋友」功能意图并不是在社交。关于支付宝和微信在产品设计高度雷同这件事情上,有不少人给出分析说这是阿里巴巴的明智之举,通过模仿直接解决了用户教育成本的问题。

正如这位网友所评价的这样:

每个应用都有自己的网络外部性,阿里非常清楚大量用户已经习惯了微信的使用界面,用户不需要在适应新的使用界面而轻松转移,尽量保证在体验上无缝的承接原本在微信上面很活跃的支付需求,实在是妙。

这种像素级的 Copy 对支付宝其实有利有弊,利的一面就是上面所说的无缝对接了支付需求,弊的一面就是和微信雷同,同理也会降低微信支付的用户教育成本,不得不说这也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实际上这种 UI 的模仿,对支付宝来说意义并不大。虽然支付宝的用户基数足够庞大,但其缺乏微信的这种关系链,而这种关系链不仅仅只是通讯录好友、发生过金钱转移的朋友,还有很多涉及到职场、生活、亲属等各方面的关系链,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就能解决的问题。

此次发布会上,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为了彰显与微信的不同,阿里巴巴方面并没有强调新增加的社交属性,而是用了场景和分享两个关键词来形容「朋 友」的定位。樊治铭认为,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沟通,一个支付宝账号就可以把每个人添加为好友,去操作生活服务、金融、消费场景。而其次就是分享,股 票、财富、商家、朋友之间都可以进行各种分享。

直白的说,寄托在腾讯强大社交关系体系下的微信支付,在熟人资金流动方面天然就有优势,很多点对点的转账场景已经完全被微信所垄断,而这正是支 付宝所缺失的。本地生活消费场景,支付宝可以借助各种生活服务平台来构建,但这种熟人资金流动的场景却需要支付宝本身来达成,很明显这方面支付宝并没有太 强的优势。

问:支付宝认知上来看还是金融工具,很难刚认识就让人加你支付宝。

答:这个正是支付宝的优势所在,支付宝与微信是不同维度的社交方式,里面的朋友都是实名并且可以与之发生金钱交易的,微信很多朋友加了也不认识,只有真朋友才用支付宝交流,未来的支付宝里面有 100、200 个朋友够了。

这一问一答是支付宝给朋友的重新定义,我这想恐怕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同,或许你根本可以把上面这段话当成一个笑话看。如果光从用户体验上来说,曾 经朋友之间转账直接输入金额就可以了,现在还需要点开“+”,点击转账,输入金额,三个步骤才能达成。或许支付宝想要做的就是让交易变得更复杂而已。

变脸的支付宝,马云的焦虑症

支付宝的焦虑从何而来?

乍一看,支付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拥有超过 4 亿实名用户的支付宝,已经在餐饮、商超、便利店、医院、出租车、专车等众多线下场景实现覆盖。超过 13 万家的线下餐饮和超市门店、200 多家医院和数十万辆的出租车,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用支付宝付款,开通了全国 380 多个城市的水电煤缴费和 40 多个城市的城市服务业务。”

但从入口角度来看,支付宝的打开率之低,眼下还并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线下服务。在一次群组讨论里面,我偶然间看到了朋友分享的一个观点:

具备连接能力的应用需要具备如下特性:高频(每天必看),社交(有熟人关系链)、线下入口(扫一扫、摇一摇,百分之九十的用户想到是微信)、支付(支付是闭环的关键),缺少这四样连接都连不起来。

这段话虽然我并不是完全都赞同,但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而我们要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微信作为一款社交工具,其打开率远比支付宝要高。故此,微 信也一度被认为更加适合线下的交互场景。经过打车、红包等初期的铺垫,以及微信支付逐渐深入线下,用户对微信支付的认识已经足够深刻。这使得我们在线下支 付场景时很多时候想到的微信而不是支付宝。

当然,不可否认支付宝通过构建一系列场景,已经成为一款超级 App,通过金融理财等功能,支付宝构建了一个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闭环,让用户对平台拥有强大的依赖性。但支付宝打开频次的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其实也是此次支付宝新版本的出发点。

我们线下体验服务使用打车软件、团购平台以及一些其他服务时,确实这些平台都需要借助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才能形成闭环,而这个工具主要就是支付宝,但很多时候支付宝能让我们感知到的只有「支付时输密码」这个步骤。

支付宝的焦虑给我的感觉其实同微博有点异曲同工之妙,正如我在早前文章中所评价的那样:

使用微博账号登录的用户数很多,但这些人很可能完全不会打开微博博,他们只是借助了微博的账号体系,仅此而已。这群人对微博来说,当然不能算是 「僵尸用户」,他们在登录那些第三方授权的应用时,也会通过分享提升微博的活跃度,并且增加内容。但不幸的是,这群人即使再活跃,也没办法给微博带来任何 营收。

樊治铭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们这次的变革最主要的是场景的质变,支付宝原来只有个人的场景,例如:充值、转账,而现在我们加入了生活、金 融、沟通和消费的场景。真正有护城河的事情是,谁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支付使用场景,和场景里最优质的体验,从而把用户整个留在自己的场景平台上。」

这个出发点并没有任何错误,通过构建丰富场景,让支付宝彻底摆脱工具属性,变成一个拥有超强用户粘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这意味着不能只是当用户产生资金流动时才想到支付宝,还需要在各种场景下都想到支付宝。但想要达成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支付宝本身打开高频基础之上。

而知乎网友 Fishorain 也表达了和我类似的观点,微信想要在移动支付上超越支付宝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在线下连接方面微信却已经走在了前方。

在线上支付这块,支付宝要胜于微信支付,但在线下支付这方面,因为微信社交功能的属性,相对支付宝更具有线下支付的场景优势。从目前来看,支付宝也正在加强线下支付的场景布局和功能设计,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要安全感还是要开启率?

最后要说的是,支付宝在这个版本中为了优化本身开启步骤的问题,特意强调已取消「手势密码」,因为在“聊天模式下”的支付宝看来,每次登录都需要划一下输入手势,这让用户进入支付宝多了个环节,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打开频次,对支付宝打造生活服务平台其实也是阻碍的。

但很不幸,支付宝没有考虑到用户对资金安全的心理安慰需求。

对于用户而言,无论支付宝如何修改,其支付属性的印象很难撼动。在未来,当更多的时候“充当零售支付端”的支付宝或许会意识到这一点,手势识别这一道“安全”保障又会回归,不过到那时,不知道“聊天版”支付宝是否还会继续存在。

本文永久更新链接地址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7/119733.htm

linux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