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背景:
阅读新闻

防火墙iptables分析

[日期:2016-07-12] 来源:Linux社区  作者:Robin [字体: ]

防火墙iptables分析

一、iptables 基本概念

匹配(match):符合指定的条件,比如指定的 IP 地址和端口。

丢弃(drop):当一个包到达时,简单地丢弃,不做其它任何处理。

接受(accept):和丢弃相反,接受这个包,让这个包通过。

拒绝(reject):和丢弃相似,但它还会向发送这个包的源主机发送错误消息。这个错误消息可以指定,也可以自动产生。

目标(target):指定的动作,说明如何处理一个包,比如:丢弃,接受,或拒绝。

跳转(jump):和目标类似,不过它指定的不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而是另一个链,表示要跳转到那个链上。

规则(rule):一个或多个匹配及其对应的目标。

链(chain):每条链都包含有一系列的规则,这些规则会被依次应用到每个遍历该链的数据包上。每个链都有各自专门的用途, 这一点我们下面会详细讨论。

表(table):每个表包含有若干个不同的链,比如 filter 表默认包含有 INPUT,FORWARD,OUTPUT 三个链。iptables有四个表,分别是:raw,nat,mangle和filter,每个表都有自己专门的用处,比如最常用filter表就是专门用来做包过滤的,而 nat 表是专门用来做NAT的。

策略(police):我们在这里提到的策略是指,对于 iptables 中某条链,当所有规则都匹配不成功时其默认的处理动作。

连接跟踪(connection track):又称为动态过滤,可以根据指定连接的状态进行一些适当的过滤,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但同时也比较消耗内存资源。

二、iptables的数据包流程

图1经过iptables的数据包流程

图1表达了数据包经过iptables的基本流程,从图中可将数据包报文的处理过程分为三种类型。

更多iptables相关教程见以下内容

CentOS 7.0关闭默认防火墙启用iptables防火墙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5/117473.htm

iptables使用范例详解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3/99159.htm

Linux防火墙iptables详细教程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7/87045.htm

iptables的备份、恢复及防火墙脚本的基本使用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8/88535.htm

Linux下防火墙iptables用法规则详解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8/67952.htm

Linux下iptables防火墙设置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10/123843.htm

1)        目的为本机的报文

报文以本机为目的地址时,其经过iptables的过程为:

1.    数据包从network到网卡

2.    网卡接收到数据包后,进入raw表的PREROUTING链。这个链的作用是在连接跟踪之前处理报文,能够设置一条连接不被连接跟踪处理。(注:不要在raw表上添加其他规则)

3.    如果设置了连接跟踪,则在这条连接上处理。

4.    经过raw处理后,进入mangle表的PREROUTING链。这个链主要是用来修改报文的TOS、TTL以及给报文设置特殊的MARK。(注:通常mangle表以给报文设置MARK为主,在这个表里面,千万不要做过滤/NAT/伪装这类的事情)

5.    进入nat表的PREROUTING链。这个链主要用来处理 DNAT,应该避免在这条链里面做过滤,否则可能造成有些报文会漏掉。(注:它只用来完成源/目的地址的转换)

6.    进入路由决定数据包的处理。例如决定报文是上本机还是转发或者其他地方。(注:此处假设报文交给本机处理)

7.    进入 mangle 表的 INPUT 链。在把报文实际送给本机前,路由之后,我们可以再次修改报文。

8.    进入 filter 表的 INPUT 链。在这儿我们对所有送往本机的报文进行过滤,要注意所有收到的并且目的地址为本机的报文都会经过这个链,而不管哪个接口进来的或者它往哪儿去。

9.    进过规则过滤,报文交由本地进程或者应用程序处理,例如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程序。

2)        本地主机发出报文

数据包由本机发出时,其经过iptables的过程为:

1.    本地进程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程序)发出数据包。

2.    路由选择,用哪个源地址以及从哪个接口上出去,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必要的信息。

3.    进入 raw 表的 OUTPUT 链。 这里是能够在连接跟踪生效前处理报文的点,在这可以标记某个连接不被连接跟踪处理。

4.    连接跟踪对本地的数据包进行处理。

5.    进入 mangle 表的 OUTPUT 链,在这里我们可以修改数据包,但不要做过滤(以避免副作用)。

6.    进入 nat 表的 OUTPUT 链,可以对防火墙自己发出的数据做目的NAT(DNAT) 。

7.    进入 filter 表的 OUTPUT 链,可以对本地出去的数据包进行过滤。

8.    再次进行路由决定,因为前面的 mangle 和 nat 表可能修改了报文的路由信息。

9.    进入 mangle 表的 POSTROUTING 链。这条链可能被两种报文遍历,一种是转发的报文,另外就是本机产生的报文。

10.        进入 nat 表的 POSTROUTING 链。在这我们做源 NAT(SNAT),建议你不要在这做报文过滤,因为有副作用。即使你设置了默认策略,一些报文也有可能溜过去。

11.        进入出去的网络接口。

3)        转发报文

报文经过iptables进入转发的过程为:

1.    数据包从network到网卡

2.    网卡接收到数据包后,进入raw表的PREROUTING链。这个链的作用是在连接跟踪之前处理报文,能够设置一条连接不被连接跟踪处理。(注:不要在raw表上添加其他规则)

3.    如果设置了连接跟踪,则在这条连接上处理。

4.    经过raw处理后,进入mangle表的PREROUTING链。这个链主要是用来修改报文的TOS、TTL以及给报文设置特殊的MARK。(注:通常mangle表以给报文设置MARK为主,在这个表里面,千万不要做过滤/NAT/伪装这类的事情)

5.    进入nat表的PREROUTING链。这个链主要用来处理 DNAT,应该避免在这条链里面做过滤,否则可能造成有些报文会漏掉。(注:它只用来完成源/目的地址的转换)

6.    进入路由决定数据包的处理。例如决定报文是上本机还是转发或者其他地方。(注:此处假设报文进行转发)

7.    进入 mangle 表的 FORWARD 链,这里也比较特殊,这是在第一次路由决定之后,在进行最后的路由决定之前,我们仍然可以对数据包进行某些修改。

8.    进入 filter 表的 FORWARD 链,在这里我们可以对所有转发的数据包进行过滤。需要注意的是:经过这里的数据包是转发的,方向是双向的。

9.    进入 mangle 表的 POSTROUTING 链,到这里已经做完了所有的路由决定,但数据包仍然在本地主机,我们还可以进行某些修改。

10.        进入 nat 表的 POSTROUTING 链,在这里一般都是用来做 SNAT ,不要在这里进行过滤。

11.        进入出去的网络接口。

更多详情见请继续阅读下一页的精彩内容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6-07/133068p2.htm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