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回头看看 Google 手机十年的进化史

[日期:2017-10-04] 来源:瘾科技  作者:Linux [字体: ]

还有十几小时的时间,Google 一年中硬件新品最集中的发布会就将召开。而活动中最受关注的主角,毫无疑问就是传说中的新一代 Pixel 手机了。虽说这条产品线迄今为止只有一年的历史,但 Google 在手机领域实际上已经深耕十年有余。那在这样一个时刻,应该非常适合回顾一下 G 系列、Nexus、Pixel 一路走来的发展。想了解 Google 名下的手机这些年来究竟进化了多少?我们就从一款几乎已被所有人遗忘的产品说起吧...

Sooner(2006 - 2007)


当年 Google 估计多半没有料到,对 Android, Inc. 的那笔 5,000 万美元收购,竟会成为其史上最佳的交易之一。那个时候,Google 深受整个移动行业的碎片化问题所困,希望靠新团队来开发一款属于自己的手机,然后借开源软件让自己的网络服务更多地接触大众。在 2006 年时,他们选择跟 HTC(在下文还会频繁出现)合作打造一款酷似 BlackBerry 设备的原型机。其代号为「Sooner」,拥有四向 d-pad 和四行实体键盘,可以说很符合当时人们对智能手机的印象。只是,跟 BlackBerry 相比它的商务气息没有那么重。同时相对更可爱的造型下,320 x 240 触控屏幕、64MB RAM、1.3MP 相机以及 GPRS 支持等规格,放在那个年代背景下也已经颇为出众了。

T-Mobile 后来也同意跟 Google 一起来测试这款手机,但在 Steve Jobs 妙手一挥下横空出世的 iPhone 让所有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据说 Android 联合创始人 Andy Rubin 在 iPhone 发布时正坐在一辆车里,苹果那传来的大新闻导致了两件事:1. 他迅速让司机在路边停车。2. 开始重新构想第一台 Android 手机究竟应该改成什么样。

HTC Dream / T-Mobile G1(2008)



一年之后,Google、HTC、T-Mobile 三方的合作终于有了成果。开启了 Google / HTC 手机「G + 数字」命名篇章的 HTC Dream / T-Mobile G1 在这年登上历史舞台,正式拉开了 Android 时代的序幕。手机预载的 Android 1.0,当时已能实现大部分的基础功能。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给后续的版本打下了基础,方便的通知列向世人展现了一种处理纷杂信息的新交互方式,而复制 / 粘贴、MMS 信息等 iOS 尚不具备的功能也让 Google 的系统在竞争中找到了一点优势。当然,跟 Gmail、YouTube 等 Google 服务深度整合的特性,也让 G1 成为了 Google 依赖者们的最佳选择。

除了官方应用以外,Android 平台开放的特点也意味着更宽松的第三方开发环境。早在 G1 推出时 Android Market 便已准备就绪(苹果的 App Store 那时也才刚刚起步),在里面你能找到多达 50 款可供免费下载的软件。之所以不收钱,一方面是为了在初期更好地推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 Google 当时其实也还没想好具体的收费策略。

现在回过头看,Google 为 G1 设计的那套操作交互方式其实是有点别扭的。3.2 吋的触控屏幕虽然能实现基本的导航,但多点触控的缺失还是对易用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为了不要跟传统手机偏离太多,厂方给 G1 做了颗轨迹球,而且还在能滑开的屏幕下面藏了五行 QWERTY 键盘。老实讲,这个实体键盘用起来真的是不太舒服,毕竟你右侧的手指必须要跨过「下巴」才能按到按键。虽说后续的更新为设备带来了虚拟键盘,但时机上显然已经迟了很多。

除了轨迹球外,在 G1 的「下巴」正面还有五颗按键。分别是启动拨号盘的通话键、Home 键、返回键、同时充当电源键的挂断键以及一颗能够调出选项的菜单键。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还在机身的侧面加上了一颗快速启动 3.15MP 相机的拍照按钮。以现在的标准来看,G1 身上的实体键数量绝对是过剩了。

跟 iPhone「touch-and-go」式的简单 UI 理念相比,G1 的这套方案显然更为复杂,但好在当时的用户学起来也不算太麻烦。是说,跟那个年代许多其它智能手机相比,Google 的产品已经算非常易用的了(没错,说的就是你,Windows Mobile)。而且,基于高通芯片和 192MB RAM 的使用体验也还算不错。要说最大的缺点,估计就是同时负责充电和耳机功能的 Mini-USB 接口会有些不够用吧。

HTC Magic / Google Ion / G2(2009)



HTC Magic 是另一款有着好几个别名的 Google 手机,就本质来说,你可以把它当成是 Dream / G1 的轻薄升级版。它去掉了初代的实体键盘,然后保留了同样大小、分辨率的屏幕,但在显示的亮度和色彩表现上均较过去有所提升。不过很奇怪的是,Google 那年并没对相机进行改良,这一点实话说还挺让人失望的。

不过就算如此,Magic 还是凭借更轻巧、美观的设计赢得了不少好评。而且它的机身虽然小了,但电池变得更大,续航力上的进步也成为了一个不错的卖点(不过那个时候的手机大部分都能更换电池,随身另带一块备用电的人很多)。当然,最值得一提的变化,还是要属预载的 Android 1.5 Cupcake 系统。从这一版开始 Google 定下了以甜点来命名的规矩,而当时主要的功能改进包括有蓝牙立体声音频支持、虚拟键盘以及重新设计的 UI 等等。
 HTC Dream / T-Mobile G1HTC Magic / Google Ion / G2
三围 117.7 x 55.7 x 17.1mm 113 x 55 x 13.65mm
重量 158g 118g
屏幕大小 3.2 吋 3.2 吋
屏幕分辨率 480 x 320(180ppi) 480 x 320(180ppi)
屏幕技术 HVGA LCD HVGA LCD
电池 1,150mAh 1,340mAh
内建存储 256MB 512MB
容量扩展 microSD microSD
主相机 3.15MP 3.2MP
自拍相机
录影规格 320p @15fps
NFC
蓝牙 v2.0 v2.1
SoC 高通 MSM7201A 高通 MSM7200A
CPU 528MHz 528MHz
GPU Adreno 130 Adreno 130
RAM 192MB 288MB
Wi-Fi 802.11b/g 802.11b/g
系统 Android 1.0 Android 1.6
接口 ExtUSB ExtUSB

Motorola Droid(2009)

在推出 Android 2.0 的时候,Google 选择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合作伙伴。摩托罗拉接棒 HTC 打造出了风格完全不同的 Droid,给这个平台带来了一款真正算得上高档旗舰的产品。跟之前的 Android 手机相比,Droid 硬朗的机身线条呈现出了另一种审美,相信不少人当年第一眼看到时都会觉得它非常之酷。

而且,相较同时期已经颇为火爆的 iPhone 3GS,Droid 在厚度只是稍稍多出一点的前提下,在设备里塞入了 3.7 吋 854 x 480 屏幕和一套四行的隐藏式键盘。前者的显示效果放在当时已属非常出众,而后者因为键程较浅的关系,使用起来终究还是有些鸡肋。值得一提的是,Moto 还在 Droid 身上用电容式按键取代了机械式按键。现在你或许会觉得没什么,但在那个年代这么做已经算走在前面了。

性能方面,Droid 搭载了德州仪器的 OMAP 3430 芯片(现在已经不太听到有手机用 TI 的处理器了...),同时有 256MB RAM 的加持,运行起 Android 2.0 还是非常流畅的。至于系统中的新功能,包括有 Gmail 和 Exchange 帐户的统一收件匣、Facebook 整合以及预设浏览器中的双击放大等,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新版 Google Maps 中新增的逐步导航啦。

 HTC Magic / Google Ion / G2Motorola Droid
三围 113 x 55 x 13.65mm 115.82 x 60 x 13.7mm
重量 118g 169g
屏幕大小 3.2 吋 3.7 吋
屏幕分辨率 480 x 320(180ppi) 854 x 480(265ppi)
屏幕技术 HVGA LCD FWVGA LCD
电池 1,340mAh 1,400mAh
内建存储 512MB 512MB
容量扩展 microSD microSD
主相机 3.2MP 5MP
自拍相机 None None
录影规格 320p @15fps 480p @30fps
NFC
蓝牙 v2.1 v2.1
SoC 高通 MSM7200A TI OMAP 3430
CPU 528MHz 550MHz
GPU Adreno 130 PowerVR SGX 530
RAM 288MB 256MB
Wi-Fi 802.11b/g 802.11b/g
系统 Android 1.6 Android 2.0
接口 ExtUSB microUSB

Nexus One (2010)


 
到了 2010 年,得益于 OEM 厂商的大规模涌入,Android 的普及程度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生态开始变得无序混乱。各家厂商都会大改 UI 来凸显差异性,与此同时手机系统内预装的第三方软件也变得愈来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Google 希望靠一款产品来做出表率,让世人看到真正的 Android 应该是什么样子。于是乎,和老搭档 HTC 一起打造的 Nexus One 便应运而生,之后许多年一直为玩机人士津津乐道的 Nexus 产品线自此成为了 Google 手机的代名词。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这是 Google 旗下第一款跳过传统运营商直接贩售给消费者的手机。

Nexus One 绝对算得上是同时期最漂亮的手机之一,它的弧形双色机身拿在手里非常好握。不过 3.7 寸的 WVGA AMOLED 屏幕,背后的技术远不如现在成熟,相对来说显示的表现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跟 Droid 一样,Nexus One 也使用了电容式的按键。比较意外的是,HTC 在它们的下面还另加了一颗轨迹球。硬件的部分,Nexus One 是搭载初代 Snapdragon 处理器的机种之一,加上 512MB 的 RAM,不管是帐面规格还是实际体验在当时的 Android 手机中均属上乘。不过因为其内建存储只有 512MB,扩展容量用的 microSD 卡几乎成了必备的配件。实际上,Nexus One 是唯一一款支持容量扩展的 Nexus 手机,后继的机种都没有再加入这一功能。至于拍照,5MP 的主相机跟同期对手相比也已经完全够看了。

Nexus One 预载的 Android 2.1 系统,主要的改进集中在主界面的外观和系统整体的流畅度上。后续伴随 Android 2.2 FroYo 而来的多点触控,则是总算是了却了 Android 使用者念想多年的一桩心愿。
 Motorola DroidHTC Nexus One
三围 115.82 x 60 x 13.7mm 119 x 59.8 x 11.5mm
重量 169g 130g
屏幕大小 3.7 吋 3.7 吋
屏幕分辨率 854 x 480(265ppi) 800 x 480(252ppi)
屏幕技术 FWVGA LCD WVGA PenTile AMOLED
电池 1,400mAh 1,400mAh
内建存储 512MB 512MB
容量扩展 microSD microSD
主相机 5MP 5MP
自拍相机
录影规格 480p @30fps 480p @24fps
NFC
蓝牙 v2.1 v2.1
SoC TI OMAP 3430 高通 Snapdragon S1 (QSD8250)
CPU 550MHz 1GHz
GPU PowerVR SGX 530 Adreno 200
RAM 256MB 512MB
Wi-Fi 802.11b/g 802.11b/g/n
系统 Android 2.0 Android 2.1
接口 microUSB 3.5mm 耳机孔、microUSB

Nexus S(2010)

在 Google 最终定下一年一更新的周期以前,由三星制造的 Nexus S 成为了 2010 年度 Nexus One 以外的又一款「亲儿子」新品。不过,尽管它从用户那里收获到了不错的口碑,但最终的销售情况并算不上理想。而为了改变这种情况,Google 当时除了对消费者直销以外,也跟 Best Buy、Carphone Warehouse 在零售上进行了合作。

很显然,短时间内先后发布的两款 Nexus 手机,让人看到了 Google 在推广这个品牌上的企图心。至于手机本身,略带弧线的塑料机身加上 4 吋的 Super AMOLED 屏幕,其实一眼就能看出 Samsung 的影子。而内建的 16GB 存储,直接省去了用户购置扩展记忆卡的需要。同期引入的 NFC,在发布初期用途虽然还比较有限,但随着后来使用 Google Wallet 的人逐渐变多,以及各类使用场景的增加,最终也慢慢变成了 Android 手机的标准配置。

硬件以外,Nexus S 也是 Google 用来展示 Android 2.3 Gingerbread 的模板机。这版系统在 UI 运行的流畅度上又有提升,而且键盘布局也更为简洁,词语建议、文字选定、复制 / 粘贴等特性的加入也让输入功能变得更加全面。另外,Gingerbread 的耗电管理也变得更为方便使用,同时 Google 还改进了开发者工具,并为 VOIP 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总而言之,Nexus S 在当时是一款竞争力很强的手机,不过为 Google 立下里程碑的,却是与 Samsung 合作的下一款产品。

 HTC Nexus OneSamsung Nexus S
三围 119 x 59.8 x 11.5mm 123.9 x 63 x 10.9mm
重量 130g 129g
屏幕尺寸 3.7 吋 4 吋
屏幕分辨率 800 x 480(252ppi) 800 x 480(233ppi)
屏幕技术 WVGA PenTile AMOLED WVGA Super AMOLED
电池 1,400mAh 1,500mAh
内建存储 512MB 16GB
容量扩展 microSD
主相机 5MP 5MP
自拍相机 VGA
录影规格 480p @24fps 480p @30fps
NFC
蓝牙 v2.1 v2.1
SoC 高通 Snapdragon S1 (QSD8250) Samsung Exynos 3
CPU 1GHz 1GHz
GPU Adreno 200 PowerVR SGX 540
RAM 512MB 512MB
Wi-Fi 802.11b/g/n 802.11b/g/n
系统 Android 2.1 Android 2.3
接口 3.5mm 耳机孔、microUSB 3.5mm 耳机孔、microUSB

Galaxy Nexus(2011)

对三星和 Google 来说,2011 都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前者发布了 Galaxy S II,可以视作日后多年霸业的起点。而后者在重新设计平板版 Android 后,将获得的经验用回到了手机上。两边联手做出的 Galaxy Nexus,最终成为了最广泛贩售的 Nexus 产品之一。尽管这款手机的机身质感不算优秀,但正面那片微微呈弧形的 4.65 吋 720p Super AMOLED 屏幕在当时看来颇为特别。初发布时,无锁版的 Google Nexus 可以支持到 HSPA+ 网络,后续更是针对部分运营商加推了 LTE 的版本。相机的部分相对来说不算很强,但 Google Nexus 顶尖的性能和续航力表现还是征服了不少用户。

而在设备预载的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 里,Google 给系统的外观来了一次大变脸。原先的设计风格被新的「Holo」方案所取代,黑、蓝色调让 UI 更显科技感。也是在这个时期,Google 最终确立了返回、Home 和近期使用 App 这三大导航键的地位,为后来的 Android 手机定下了沿用至今的标准。除此之外,噱头的面部解锁、可调整大小的插件、全新的声音识别以及通知管理都出现在了这一版系统之中。加上流畅度的又一次提升,也让 Ice Cream Sandwich 成为了 2008 年之后跃升最大的 Android 版本之一。

 Samsung Nexus SSamsung Galaxy Nexus
三围 123.9 x 63 x 10.9mm 135.5 x 67.94 x 8.94mm
重量 129g 135g
屏幕大小 4 吋 4.65 吋
屏幕分辨率 800 x 480(233ppi) 1,280 x 720(316ppi)
屏幕技术 WVGA Super AMOLED PenTile Super AMOLED
电池 1,500mAh 1,750mAh
内建存储 16GB 16 / 32GB
容量扩展
主相机 5MP 5MP
自拍相机 VGA 1.3MP
录影规格 480p @30fps 1080p @24fps
NFC
蓝牙 v2.1 v3.0
SoC Samsung Exynos 3 TI OMAP 4460
CPU 1GHz 1.2GHz 双核心
GPU PowerVR SGX 540 PowerVR SGX 540
RAM 512MB 1GB
Wi-Fi 802.11b/g/n 802.11a/b/g/n
系统 Android 2.3 Android 4.0
接口 3.5mm 耳机孔、microUSB 3.5mm 耳机孔、microUSB
回头看看 Google 手机十年的进化史 

Nexus 4(2012)

在打造 Nexus 4 的过程中,Google 选择了三星的老对手 LG 来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两者最终一同端出了 Nexus 史上性价比最高的产品。8GB 版的 Nexus 4 价格只要 299 美元,与此同时 16GB 的版本也只是贵出 50 美元而已。作为一款在 LG Optimus G 基础上设计而来的手机,Nexus 4 拥有美观的双面防刮玻璃机身,背后的点阵纹理也让造型显得尤为独特。翻到正面,则能看到 4.7 吋的 IPS 屏幕,另外 8MP 的主相机也有着相当出色的拍摄表现。唯一遗憾的一点是,Nexus 4 上市初期并不支持 LTE 网络,没能从一开始就满足所有用户的高速上网需求。

这款手机预载的系统更新到了 Android 4.2 Jelly Bean,主要是在 2012 年年中时发布的 4.1 Jelly Bean 上做一些细节上的加强。在这个版本中,通知变得可以展开,而且加入了快速设定菜单。另外预装的相机应用中也新增了 HDR 支持,并且还可通过 PhotoSpheres 应用来拍摄 360 度的拼贴影像。同时期引入的锁屏插件和 Daydreams 屏幕保护工具,最终被证明并不合用户的口味。所以前者很快被取消,而后者只有名字被留下来,最后用到了新的 VR 平台上。

 Samsung Galaxy NexusLG Nexus 4
三围 135.5 x 67.94 x 8.94mm 133.9 x 68.7 x 9.1mm
重量 135g 139g
屏幕大小 4.65 吋 4.7 吋
屏幕分辨率 1,280 x 720(316ppi) 1,280 x 768(318ppi)
屏幕技术 PenTile Super AMOLED TrueHD LCD
电池 1,750mAh 2,100mAh
内建存储 16 / 32GB 8 /16GB
容量扩展
主相机 5MP 8MP
自拍相机 1.3MP 1.3MP
录影规格 1080p @24fps 1080p @30fps
NFC
蓝牙 v3.0 v4.0
SoC TI OMAP 4460 Snapdragon S4 Pro(APQ8064)
CPU 1.2GHz 双核心 1.5GHz 四核心
GPU PowerVR SGX 540 Adreno 320
RAM 1GB 2GB
Wi-Fi 802.11a/b/g/n Dual band, 802.11a/b/g/n
系统 Android 4.0 Android 4.2
接口 3.5mm 耳机孔、microUSB 3.5mm 耳机孔、microUSB

Nexus 5(2013)

Google 与 LG 一起合作的第二款手机,就是使用了全聚碳酸酯机身的 Nexus 5 了。那一年无数的泄漏之后,两家公司最终又拿出了一款设计美观、性能强劲但在价格上又完全可以承受的产品(LG 在这两年里负责的两台 Nexus 都堪称经典)。Nexus 5 搭载的 5 吋 1080p IPS 屏幕有着相当优异的显示效果,8MP 的相机相较 Nexus 4 进步不大,不过全新的 HDR+ 模式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Nexus 5 出厂预载 Android 4.4 KitKat,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并不会感觉到有什么明显的改进之处。那是因为这个版本主要的优化目标是最低 RAM 512MB 的低端手机,硬件不弱的机器相对来说体验提升并没那么容易感知得到。当然,一些外观和小功能上的变化还是有的,比如说更大的图标和全新的拨号盘,以及能用来靠手机记录步数的 Sensor Batching 等等。

 LG Nexus 4LG Nexus 5
三围 133.9 x 68.7 x 9.1mm 137.84 x 69.17 x 8.59mm
重量 139g 130g
屏幕尺寸 4.7 吋 4.95 吋
屏幕分辨率 1,280 x 768(318ppi) 1,920 x 1,080(445ppi)
屏幕技术 TrueHD LCD Full HD LCD
电池 2,100mAh 2,330mAh
内建存储 8 /16GB 16 / 32GB
容量扩展
主相机 8MP 8MP、f/2.4、1.4µm 像素
自拍相机 1.3MP 1.3MP、f/2.4、1.9µm 像素
录影规格 1080p @30fps 1080p @30fps
NFC
蓝牙 v4.0 v4.0
SoC Snapdragon S4 Pro(APQ8064) 高通 Snapdragon 800
CPU 1.5GHz 四核心 2.26GHz 四核心
GPU Adreno 320 Adreno 330
RAM 2GB 2GB
Wi-Fi 双频 802.11a/b/g/n 双频 802.11a/b/g/n/ac
系统 Android 4.2 Android 4.4
接口 3.5mm 耳机孔、microUSB 3.5 耳机孔、microUSB

Nexus 6(2014)

早在 2012 年时,Google 就买下了 Motorola Mobility,所以跟 Moto 再续前缘来打造一款 Nexus 应该可以说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果然到了 2014 年,彼时已属于联想名下的摩托罗拉,又回来跟 Google 一起开发了 Nexus 6。这款手机选用了跟同年 Moto X 几乎一样的设计语言,同时搭载了当时最强的 Snapdragon 805 处理器,其 13MP 主相机也拿出了预期之上的表现。但由于相对较大的尺寸(6 吋)、羸弱的续航力以及明显高于之前 Nexus 手机的售价,Nexus 6 最后并没获得前两代那样的成功。

不过尽管如此,跟手机一同出炉的 Android 5.0 Lollipop 却完全没有让人失望。首先,这一版系统是 Material Design 的开篇,UI 的设计语言变得更趋简洁、扁平化,影响到了后续至今 Android 外观的整体走向。同时,通知变成能够以卡片形式显示在锁屏上,而且可以依照不同应用来进行归类。另外,Lollipop 也支持低功耗蓝牙,并且有新的省电、勿扰、多用户模式,还有「OK Google」相关的一系列便捷操作。当然,还有个很重要但不起眼的变化,就是 Android 5.0 将默认的运行模式由 Dalvik 换成了 ART,这给流畅度和功耗都带来了不小的加强。

 LG Nexus 5Motorola Nexus 6
三围 137.84 x 69.17 x 8.59mm 159.26 x 82.98 x 10.1mm
重量 130g 184g
屏幕大小 4.95 吋 5.96 吋
屏幕分辨率 1,920 x 1,080(445ppi) 2,560 x 1,440(493ppi)
屏幕技术 Full HD LCD Quad HD PenTile AMOLED
电池 2,330mAh 3,220mAh
内建存储 16 / 32GB 32 / 64GB
容量扩展
主相机 8MP、f/2.4、1.4µm 像素 13MP、f/2.0、1.4µm 像素
自拍相机 1.3MP、f/2.4、1.9µm 像素 2MP、f/2.2、1.4µm 像素
录影规格 1080p @30fps 2160p @30fps
NFC
蓝牙 v4.0 v4.1
SoC 高通 Snapdragon 800 高通 Snapdragon 805
CPU 2.26GHz 四核心 2.7GHz 四核心
GPU Adreno 330 Adreno 420
RAM 2GB 3GB
Wi-Fi 双频 802.11a/b/g/n/ac 双频 802.11a/b/g/n/ac
系统 Android 4.4 Android 5.0
连接口 3.5mm 耳机孔、microUSB 3.5mm 耳机孔、microUSB
 

Nexus 5X(2015)

Google 在 2015 年打破了传统,一次性推出了两款 Nexus 新机。其中相对较小、较便宜的是跟 LG 合作的 5X,而后者也继 Nexus 4 和 5 之后又一次成功打造了一款颇值得购买的产品(虽然不及之前两款那么成功)。为了降低成本,5X 仍选择了聚碳酸酯作为机身材料,它配有 5.2 吋的 LCD 屏幕,性能上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在推出后,有用户反映这款设备会跟 LG 自家的 G4 和 V10 一样出现随机重启的故障,后续还引发了一些诉讼,这在 Nexus 历史上算是比较少见的情况。

5X 的预载 Android 版本升级到了 6.0 Marshmallow,改变幅度不像 Lollipop 那么巨大,最特别的地方应该是新引入的 Now on Tap 功能。除此之外,用户对应用权限的控制力变得更强,官方宣称的续航力表现照例也有很大的提升。是说,到了 Lollipop 以后,Android 版本的更新更多是在一个已经成熟的系统中对细节进行雕琢吧。

Nexus 6P(2015)

同时间发布的 6P 是 2015 年款 Nexus 手机中更高端的一款,它在外型上跟 5X 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制造商华为选择了航太级别的铝材,最终做出了一款评价相当高的金属手机。在硬件上,Snapdragon 810 尽管是高通这几年最失败的旗舰芯片,但放到当时高端手机其实也没有别的选择。令人意外的是,6P 那颗 12.3MP、像素尺吋 1.55μm 的主相机有着极为出色的拍照表现,而 Google 在影像方面的实力,经此一役后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得到肯定。

 Motorola Nexus 6LG Nexus 5XHuawei Nexus 6P
三围 159.26 x 82.98 x 10.1mm 147 x 72.6 x 7.9mm 159.3 x 77.8 x 7.3mm
重量 184g 136g 178g
屏幕大小 5.96 吋 5.2 吋 5.7 吋
屏幕分辨率 2,560 x 1,440(493ppi) 1,920 x 1,080(423 ppi) 2,560 x 1,440(518 ppi)
屏幕技术 QHD PenTile AMOLED Full HD LCD WQHD AMOLED
电池 3,220mAh 2,700mAh 3,450mAh
内建存储 32 / 64GB 16 / 32GB 32 / 64 / 128GB
容量扩展
主相机 13MP、f/2.0、1.4µm 像素 12.3MP、f/2.0、1.55µm 像素 12.3MP、f/2.0、1.55µm 像素
自拍相机 2MP、f/2.2、1.4µm 像素 5MP、f/2.0、1.4µm 像素 8MP、f/2.4、1.4µm 像素
录影规格 2160p @30fps 4K @30fps 4K @30fps
NFC
蓝牙 v4.1 v4.2 v4.2
SoC 高通 Snapdragon 805 高通 Snapdragon 808 高通 Snapdragon 810 v2.1
CPU 2.7GHz 四核心 六核心,最高 1.8GHz 八核心,最高 2GHz
GPU Adreno 420 Adreno 418 Adreno 430
RAM 3GB 2GB 3GB
Wi-Fi 双频 802.11a/b/g/n/ac 双频 802.11a/b/g/n/ac 双频 802.11a/b/g/n/ac
系统 Android 5.0 Android 6.0 Android 6.0
接口 3.5mm 耳机孔、microUSB 3.5mm 耳机孔、USB Type-C 3.5mm 耳机、USB Type-C

Pixel / Pixel XL(2016)

时钟转到去年,Google 开始意识到跟手机厂商一同合作来开发产品或许未必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于是他们选择自己来搞定设计和开发,只让 HTC 负责代工,来完成取代 Nexus 的全新 Pixel 产品线。诞生于 2016 年的 Pixel 和 Pixel XL,有着不算出众的外观和优秀的做工及手感。它们所用的 Snapdragon 821 芯片在当时依然算顶级,相机表现更是进步到了领跑手机行业的级别。在这背后,Google 大幅改良的 HDR+ 模式居功至伟。甚至到了今天,仍有许多人认为初代 Pixel 的相机要胜过大部分 2017 年款的旗舰。

除了机身尺寸(以及相对应的电池容量)以外,Pixel 和 Pixel XL 并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差别。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去年是选择以几乎相同的硬件「原料」,让同一家代工厂来做出大小不同的两款产品。而 2017 年款的新 Pixel,很有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策略。传说中由 LG 和 HTC 负责的两款手机,在细节上不同点似乎比预想中要多呢。

至于初代 Pixel 系列预载的 Android 7.1 Nougat,Google 自己也将其称为「增量」更新。它更多是在 Android 7.0 的基础上修正一些 bug,不过 Google Assistant 的引入应该算是个不小的惊喜。当然啰,新的 Pixel Launcher 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长按图标触发的捷径操作用起来也十分便捷。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多在小处加强,但如前文所说,Android 发展至今成熟度早已今非昔比啦。

 LG Nexus 5XGoogle PixelHuawei Nexus 6PGoogle Pixel XL
三围 147 x 72.6 x 7.9mm 143.84 x 69.54 x 7.31mm 159.3 x 77.8 x 7.3mm 154.72 x 75.74 x 7.31mm
重量 136g 143g 178g 168g
屏幕大小 5.2 吋 5.0 吋 5.7 吋 5.5 吋
屏幕分辨率 1,920 x 1,080(423 ppi) 1,920 x 1,080(441 ppi) 2,560 x 1,440(518 ppi) 2,560 x 1,440(534 ppi)
屏幕技术 Full HD LCD Full HD AMOLED WQHD AMOLED Quad HD AMOLED
电池 2,700mAh 2,770mAh 3,450mAh 3,450mAh
内建存储 16 / 32GB 32 / 128GB 32 / 64 / 128GB 32 / 128GB
容量扩展 None None None None
主相机 12.3MP、f/2.0、1.55µm 像素 12.3MP、f/2.0、1.55µm 像素 12.3MP、f/2.0、1.55µm 像素 12.3MP、f/2.0、1.55µm 像素
自拍相机 5MP、f/2.0、1.4µm 像素 8MP、f/2.4、1.4µm 像素 8MP、f/2.4、1.4µm 像素 8MP、f/2.4、1.4µm 像素
录影规格 4K @30fps 4K @30fps 4K @30fps 4K @30fps
NFC
蓝牙 v4.2 v4.2 v4.2 v4.2
SoC 高通 Snapdragon 808 高通 Snapdragon 821 高通 Snapdragon 810 v2.1 高通 Snapdragon 821
CPU 六核心,最高 1.8GHz 2.15GHz 四核心 八核心,最高 2GHz 四核心 2.15GHz
GPU Adreno 418 Adreno 530 Adreno 430 Adreno 530
RAM 2GB 4GB 3GB 4GB
Wi-Fi 双频 802.11a/b/g/n/ac 双频 802.11ac 双频 802.11a/b/g/n/ac 双频 802.11ac
系统 Android 6.0 Android 7.1 Android 6.0 Android 7.1
接口 3.5mm 耳机孔、USB Type-C 3.5mm 耳机孔、USB Type-C 3.5mm 耳机孔、USB Type-C 3.5mm 耳机孔、USB Type-C

本文永久更新链接地址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7-10/147275.htm

linux
相关资讯       Google手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